趨勢一:體制性因素突顯,不同所有制企業在經營戰略上出現結構性分化
本輪疫情突發,短期內最大的壓力在于企業的剛性支出,集中體現在員工工資社保、房租、資金成本等方面,這對央企、國企、民營企業影響程度不一。對于央企、國企來講,有賴于體制上的先天優勢,在應急資金支持(譬如政策性應急貸款申請)等方面占據有利地位,地方政府在保障其現金流和正常生產經營上會優先考慮。而對于中小民營企業,資金鏈斷裂、瞬間破產的可能性驟增。
趨勢二:大概率政府基建帶動GDP,短期內政府直投模式會是重點,長期關注產業融合帶動基礎設施模式
從基建領域的資金投向來看,2020年1號文件發布,三農領域是重點。基礎設施補短板、新農村建設是核心內容,涉及鄉村振興相關的鄉村集并、土地整治、雨污分流、飲水安居工程、廁所革命、農村生態環保工程等,是建筑企業進入的重點領域。另一重點領域是園區開發,全國工業GDP的80%是在園區實現的,圍繞產業園區,以“特色產業+融合發展”的方式,整合一二三產業鏈,打造地方經濟引擎,這符合地方政府對快速出成績的期望,也符合建筑企業集中干工程的訴求。疫情同時推動了社會民眾對醫療、科技、教育等領域的重視,醫療設施(醫院、中醫藥康養等)、體育設施、科教設施、軍民融合等領域也在政府大力支持的范圍之內,康養小鎮、體育小鎮、教育園區、軍民融合產業園、農業科技示范園等特色綜合體將大量涌現。
從投資模式來看,短期內,專項債因其周期短、程序簡單等特點受地方政府青睞,而受本身程序復雜以及社會投資信心不足等因素影響,PPP模式會進一步遇冷,總體而言,“政府直投+融資平臺代建”會是主流。長期來看,“政府引導+平臺帶動+社會資本投資”的模式和架構不會動搖,特別是針對“產業綜合體”和“鄉村振興”項目,主要依賴于示范項目+龍頭企業+融資平臺的“三個帶動”,激發市場活力是必然的。政府投融資模式的轉變對建筑企業來講是一大契機,將推動建筑企業由施工型向投資型、運營型、服務型轉變,快速構建和提升自身的 整體運營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。
趨勢三:突發事件考驗企業應變能力和經營厚度,要求建筑企業強化經營管理模式與內部組織能力建設
突發事件考驗的不僅僅是政府的治理能力,也考驗著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——企業的應變能力和經營厚度。
近年來,建筑企業在經營模式選擇上的基本共識是從聯營轉向自營,構建自有團隊,落實項目責任制。本次疫情對合作模式、員工組織、辦公方式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經營團隊從雇傭制向合作制的轉變。對大多數的建筑企業來講,市場開發是生命線,合同履約和工程技術研發等在傳統領域并不被重視,因此,組織建設和自有團隊結構優化升級的方向選擇上,重點是構建項目前置策劃能力和投融資能力,聚集重點產業和金融投資類人才,打造“精英合伙人”團隊。
總的來說,本次疫情對建筑企業轉型升級的推動是全方位的,它不改變轉型升級的方向和模式,但加速了行業洗牌和轉型升級的步伐。對此,如何保持戰略定力顯得尤為重要。在第十四個五年即將來臨之際,傳統經營模式岌岌可危,前置綜合策劃(項目運作、產業策劃、投融資落地、商務關系等全方位策劃運作)和鏈式資源整合(融資平臺、產業龍頭、建設施工、運營機構、金融機構等上下游協同)將大行其道,建筑企業轉型升級的落地解決方案可參考中醫治新冠:川貝止咳+活血方增強免疫力。期待企業家們深度經營,做長期主義者,增強免疫力,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。